給員工預留失敗的空間
更新時間:2012-05-18 14:26:46點擊次數:2961次字號:T|T
“失敗乃成功之母”這話人所共知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那么幸運遇到失敗的機會。這一方面源于傳統上承認失敗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,另一方面,公司骨子里非理性地拒絕失敗。
所以,鼓勵員工失敗的企業鳳毛麟角,這從一個方面,阻滯了創新風氣的流行,實際上這是比市場失敗更為致命的失敗。
“不怕失敗”意味著讓員工能創造和接受變革,這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變革的風險。
告訴員工:“犯錯誤,不要緊,不犯同樣的錯誤最重要”
員工往往會因太在乎犯錯誤而求穩妥,反而可能招致更大的錯誤。例如,企業的許多營銷行動失敗的原因不在于人們敢于失敗,而在于他們喜歡按穩妥的老辦法做事?!?br /> 提倡員工在工作中學習“敢于失敗”的態度。新員工從第一天起就看到同事采取“敢于失敗”的態度。公司召開小組會議,會上人們站起來,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或是在某件事上失敗,卻從中吸取了教訓。這樣,新員工很快認識到失敗并不可怕?!?br /> 公司最大的風險不在于管理的失敗,而是真正巨大的變革(市場、技術)來臨,而公司卻一無所知,或與之格格不入—這是經營的失敗,將把整個企業推入死亡?!?br /> 所以,把競爭策略放在培養敢于冒險、有責任心,能百分百參與公司創新和變革的員工上是有遠見的企業的科學做法。
人才以及他們是否有創新的意愿,永遠是關鍵。
敢于冒險與不怕失敗是企業家的核心精神
很多中國企業家具有創新精神,但從他們的副手到中層經理,到基層主管,這種企業家創新精神卻在一層層的衰退和遞減。究竟如何將企業家精神傳遞給員工呢?
埃森哲公司合伙人、政策及公司財務總監Elizabeth Padmore給出了他們的研究數字:“我們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,與幾十萬企業家進行了訪談,其中79%的企業領導人認為,企業家精神對于企業的生死非常重要。全球最大科技顧問公司Accenture研究調查報告也指出,在全球高級主管心目中,企業家精神是組織健康長壽的要穴。
在新的變革的時代,培養企業家精神,似乎是中國企業很清晰的航向了。但問題的核心是,大企業怎樣將企業家精神灌輸到工作氛圍中去,企業家能以什么樣的方式激勵員工的企業家精神,從而讓自己盡可能地健康長壽?
香港瑞安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羅康瑞,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一劑良藥?!?991年,我開始創建瑞安公司,我們采取了以變應變等一系列風險戰略。當時這個公司很小,大家的關系非常密切,整個公司員工都很有創業精神,普遍體現出積極進取的意識和創業的行為。因此我們都不斷地往前走。但是,今天我必須承認,現在確實很難使我們公司具有這種創業精神了,我們參與市場競爭的冒險精神也減退了?!?br /> 顯然,冒險精神是企業家精神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,為什么一旦成功就會面臨著喪失冒險精神的風險呢?除了與激情有關之外,還與整個企業習慣于成功有很大的關系。
可以這么說,90%以上的企業是在激勵成功,而不是鼓勵創新和失敗,所以,失敗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,總是一件丟臉的事,也是一個沒有回報的事情。失敗的風險比失敗本身的風險可能大上一百倍,因為你失敗一次,那怕造成的損失很小,但也許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失敗,會讓失敗者失去名譽和信任,從此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。
“不過,現在最重要的一點是,我們開始從員工的角度,注重培養員工企業家精神,讓他們能更好地做他們的工作,盡可能地為公司做出最大的貢獻。這里我們創造了一個環境,成立了一個小的戰略部門,使每個人都可以自己來運行,讓他們有自由,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,獎勵他們,為他們的成就予以獎勵。這樣大家都愿意冒這個風險” 。
事實上,一些長壽公司如飛利浦,之所以能創造令人羨慕的成長記錄、產品創新記錄,以及隨之而來的利潤水平,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既有大企業的風范,又能按小企業創業時的方式與激情辦事。他們在員工中極力提倡敢于失敗的創業精神,對員工充分授權,把權利下放到生產第一線。
不怕失敗的后果是人才輩出
要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,首先要培養一支能管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的隊伍。在競爭的諸多因素中,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?!?br /> TCL總裁李東生說:“我們是一個年輕的企業,我們很多主管走上領導崗位時的年紀都不大。但是現在各種各樣成文不成文、有形無形的東西在壓抑著新人的成長,使得很多有才華,有事業心的年輕人覺得很失落。他們滿腔熱情地加入我們的團隊,希望干一番事業,但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機會和環境。這兩年很多優秀的人離開了TCL,我非常痛心?!?br /> 企業優勝劣汰是正常的,但是現在的制度卻造成了一些平庸的人趕都趕不走,優秀的人想上也上不來。是不是年輕人都不行?不是,TCL移動賣得非常好的3系列手機,它的工業設計就是一位剛來的大學生承擔的?!?br /> 經營上的成功,很重要的一點是人才戰略上的成功。很多能力是要在工作機會中逐步培養起來的,關鍵是你有沒有機會讓他發揮。我們有一句口號叫:“允許失敗,鼓勵創新?!睕]有一大批新人的成長,公司就沒有未來!今后我們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管理水平的提高、團隊的進步、新人的成長。做到這一點,可能比你多賺幾千萬更有意義”
(編輯:)